2024年10月10日《焦点访谈》文字版-政策发力红火假期经济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十一”假期,可以说是红红火火,出门的人多,新玩法、新体验层出不穷,消费市场热气腾腾,我国经济活力澎湃。其实“黄金周”的火热,在国庆之前就已经开始“蓄力”。“十一”前夕,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相关部门随之跟进举措。这一揽子政策举措的出台,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也激发了“十一”假期的消费热潮。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央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居民消费意愿显著增强,商圈商场人气旺盛,景区景点游人如织,剧场影院场场火爆,餐饮住宿消费红火,繁荣活跃的假日市场,映照出我国活力四射的经济图景。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今年国庆假期,商品消费亮点多,服务消费需求旺,新型消费活力足,县域消费收获满,供应充足价格稳,全国消费市场繁荣兴旺,销售平稳增长,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说到“十一”假期的消费活力,文旅市场可以说是人潮涌动。文化和旅游部实施一系列促进文旅消费、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举措包括实施新型业态提升计划、实施文旅消费促进计划、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等8项内容。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文旅市场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十一”假期,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0.2%和7.9%。
活力释放 文旅市场掀热潮
这个假期,文旅市场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各地纷纷创新红色旅游消费场景。山东省临沂市的沂南县就推出沉浸式演绎体验项目,运用多种影视效果,让游客们变身“演员”,体验当年拥军支前的艰辛。行进式的互动短剧,让游客获得了全新的体验,国庆假期,吸引了7.2万游客走进沂蒙山区。
不仅红色旅游,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在国庆期间处处开花。在甘肃兰州,游客可以乘坐羊皮筏子,逛黄河市集;在浙江湖州,开辟了多条低空飞行线路,游客可以换个角度体验美丽的湖光山色。一系列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成为人们说走就走的理由。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打造文旅新业态,一方面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文旅需求,牵引和催生文旅新业态新供给;另一方面是扩大优质供给,以融合创新、技术驱动的新业态、新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假期火热的文旅市场,不仅新业态、新模式争相涌现,科技感十足的文旅项目也随处可见,吸引大批游客打卡体验。在洛阳九洲池景区,许多游客身着汉服,打卡《风起洛阳》沉浸式全感AR项目,这是当地开发的VR新玩法,用“换装+密室”的方式带领游客沉浸式感受盛世大唐。在虚拟环境中,依托VR、互联网、实时动捕、无线串流等前沿技术,让游客在体验中有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风起洛阳》等新型项目,运用数字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在国庆假期人气火爆,受到市场热捧。
缪沐阳:“从国庆假期的表现来看,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类业态高度活跃、活力盎然,涌现出一批市场叫座、百姓叫好的代表性项目,持续成为投资的重点和消费的热点,促进了产业和消费的双升级。”
“十一”假期,不仅文旅新业态亮点纷呈,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也更加多元。奔县游、乡村游走热,不少“宝藏小城”登上旅游热榜。在云南保山龙江乡高山梯田稻花鱼的收捞现场,游客们纷纷加入到捉鱼的队伍。一场游客参与度极高的稻花鱼节,不仅带火了这里的乡村游,也带火了村里的消费。体验捉鱼后,正赶上饭点,这时,村里的农家乐、民宿、小吃街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村里把新鲜打捞的稻花鱼做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牯子鱼、海陆空、酸辣鱼等菜品,让游客们来尝鲜,大受欢迎。
缪沐阳:“一方面,县域旅游、乡村旅游升温,有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也促使更多县域重视文旅产业发展,壮大文旅产业,实现从‘火起来’到‘火下去’。”
今年“十一”假期,高涨的出行热情带火的不仅是文旅消费,整个消费市场都活力尽显。商务部出台系列促消费举措,各地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组织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促消费活动。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节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5%,重点监测的50个步行街和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2.5%。
政策加力 催“热”消费市场
商务部加强统筹协调,不断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潜能。上海市投入市级财政资金5亿元,面向餐饮、住宿、电影、体育领域发放消费券,商家们也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迎接消费高峰。
今年国庆,电影票房也十分红火,总票房21.04亿元,强劲的票房表现再次验证了消费者的观影需求和市场活力的回归。
国庆假期,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家电市场也销售火热。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国庆期间,智能家居销售额同比增长85.2%。
盛秋平:“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指导各地用好中央财政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资金,统筹推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以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在山西太原,当地加大支持家电以旧换新力度,鼓励消费者将高能耗、使用年限较长的老旧家电更换为智能、安全的产品。汽车市场在国庆期间也再掀热潮,天津、苏州等近20个城市都举办了车展,展会上人头攒动,再加上包括以旧换新补贴在内的多重利好相互提振,现场成交热情高涨。
截至10月7日,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平台已收到补贴申请超127万份,带动新车销售额超1600亿元,其中新能源车补贴申请量占比超60%。假日7天,有251.9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超374万台,销售额达178.4亿元。
盛秋平:“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具体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和操作流程,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协调相关部门持续优化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审核和发放流程,努力让消费者尽快拿到真金白银优惠。抢抓重要消费节点时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有力促进了消费增长。”
“十一”假期,“流动的中国”也展现出蓬勃生机。10月1日至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20.03亿人次,日均2.86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3.9%。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扬:“‘十一’假期,公众出行意愿非常强烈,出行频次、出行力度都是历史性的。公路出行是这次假期出行的主力,出行旅游比较集中的还是四个区域,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
火爆出行的背后是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以及假日有力的交通调度和保障。假日前夕,交通运输部提前部署,印发保安全保畅通“30条硬措施”,为旅客的出行安全顺畅保驾护航。
“流动的中国”激发新消费活力
国庆假期,入境游持续火爆。将大城市与小乡村串联起来的高铁,给外籍旅客城市间通行和来往乡村带来便捷的旅行体验。江浙沪、川渝、广深“2小时高铁圈”广受欢迎,一些新开通的特色高铁线路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也魅力十足。
此外,一些新开通的线路也持续激发消费的新活力。最近,广东开通的两条环线高铁,把汕尾等粤东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距离拉近到最快50分钟通达。依托丰富的海域资源,当地一岛一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对于城市内部旅游出行,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加密城市公交、延长地铁运营时间等方式,全力满足大家的出行消费需求。
火热的假日经济背后是文体商旅融合加快,业态模式持续更新,为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拓展了新空间,也再次印证了那句话:我国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同时,“黄金周”的火也是上下合力的结果:一方面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意愿强劲。基本面稳固,加上政策发力精准,共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